新莆京游戏大厅

我院谭明教授科研团队在热电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

发布时间:2021-09-26 17:30    浏览次数:
       (通讯员 谭明)近日,我院青年拔尖人才谭明教授科研团队在热电能源Bi-Sb-Te基半导体的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,该研究表明了晶体结构-Bi/Sb-Te反位掺杂协同调控是优化能带结构和提高Bi0.5Sb1.5Te3基材料zT值的有效手段,研制的p-Bi0.5Sb1.5Te3基薄膜拥有超高的室温热电性能,为制备高性能薄膜电源、制冷器和传感器奠定了基础。 
       热电转换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(Seebeck)效应、帕尔贴(Peltier)效应直接将热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技术。该技术可以实现能源转换与利用,同时可以精准测控温度;它还是一种新颖的主动热控技术,这为高功率密度器件散热和高效热排散提供了新技术手段。由于热电转换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又极为重要,世界强国无不在这一领域全力投入,以致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电能源材料的研发热潮。热电转换效率是衡量热电材料性能的关键指标,它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性能zT优值。从定义zT= (S2σ/κ)T可见,在一定的温度T下,高效热电材料应具有大的温差电动势S(产生大的电压),优异的电导率σ(产生小的焦耳损耗)和低的热导率κ(产生大的温差)。但这几个热电参数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,复杂互动的热电参数关系使得实现高热电优值zT成为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      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谭明教授团队以Bi-Sb-Te系列为研究对象(如图1所示),进行晶体结构-反位掺杂协同调控,严格调控沉积基底温度,当沉积温度为473K时,制备的Bi0.5Sb1.5Te3薄膜的XRD测试结果表明该晶体沿(0 1 5)面择优定向生长,这为载流子输运提供择优路径,从而提升了载流子迁移率。此外,成分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另一重要因素,通过计算发现Bi&Sb-Te反位共掺杂形成能最低,即Bi&Sb-Te反位共掺杂容易发生(见图2);经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薄膜中存在Bi&Sb-Te反位共掺杂,正是这种反位掺杂可以释放更多的电子,即导致空穴浓度降低,因而使得薄膜的功率因子S2σ大幅提升;另Bi/Sb-Te原子反位掺杂致使载流子有效质量增加,同时促使Bi0.5Sb1.5Te3基半导体的费米面向价带飘移、使其成为高度简并态半导体。综上所述,协同调控了电传输和热传输,实现了zT值净增长,在沉积温度473K制备的p-Bi0.5Sb1.5Te3基薄膜拥有高室温性能zT≈1.5,这比其它的p型半导体薄膜的热电性能都要优异。
       本研究表明晶体结构-Bi/Sb-Te反位掺杂协同调控是优化能带结构和提高Bi0.5Sb1.5Te3基材料zT值的有效手段,为制备高性能薄膜电源、制冷器和传感器奠定了基础。这种半导体薄膜在微型隐身飞行器、士兵微气候控制系统,健康状态监控的感应器,芯片热管理,可穿戴电子器件充电以及废热利用发电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市场。
       该研究成果以题为“Synergistic texturing and Bi/Sb-Te anti-site doping secure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Bi0.5Sb1.5Te3-based thin films”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能源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。研究成果主要由谭明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、南昆士兰大学的陈志刚教授团队合作取得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元教授也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,河南农业大学为该成果所属第一单位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(61474082)和河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科研专项(20190703Y00005)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(202102210047)等项目的支持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enm.202102578
 
编辑/王景隆  签审/李丹